欢迎访问本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工作>>答疑解惑>>正文
梁勇: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2019年05月16日 20:57     (点击: )
  •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立场,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指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群众路线和研究方法,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把文章写在中国大地上。

  •   1增强脚力,“多到实地调查研究”

  •   “多到实地调查研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脚力。脚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功,就是要迈开双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脚力是社科研究工作的源头,是眼力、脑力、笔力的起点。只有增强站稳人民立场的定力,增强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能力,才能做出具有时代特色、饱含人民情怀、富有实践依据的研究成果。

  •   增强站稳人民立场的定力。坚守为人民做学问的立场,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所作为,必须坚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学术操守,坚持为人民著书立言做学问。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

  •   增强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能力。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练就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实践出真知,磨砺长才干。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练就勤跑基层的“铁脚板”,锤炼深入实际的“真功夫”。只有走进千村百镇、深入千家万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才能剥离浮躁、洗尽铅华,做到政治上更成熟、思想上更深刻、专业上更精湛。1980年到1984年间,年届七旬的杜润生为掌握农村发展实际,调研走访全国25个省240个县,深入农村调查,有时在下面一待就是一个多月。正是在深厚的调查基础上,他主持起草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深刻影响了中国农村改革。由此可见,脚上沾满泥土,心中才能装着百姓;只有走出书斋,投身到火热的实践中去,走进广阔的天地,才能拿出有独创性、有说服力、有穿透力的研究成果。

  •   2增强眼力,深入“了解百姓生活状况”

  •   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生活状况,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增强眼力。所谓眼力,就是观察事物、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既要善于通过深入群众、与群众交心了解到真实情况,也要练就从群众的“后院”和“角落”里发现问题的本领。

  •   了解百姓生活状况,要做真调研,不做假调研。当前,有些调查研究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或者搞走马观花的“打卡式”调研,或者搞只听汇报的“歌德式”调研,或者搞看形象工程的“盆景式”调研。这样的调查研究不仅了解不到基层的真实情况,还会造成不良影响,引起群众反感。做真调研,就要用心用情用功。用心,就是要把群众的冷暖、群众的幸福放在心上,要“身入”,更要“眼到”;只有“走心”,才能“走进”。用情,就是要与群众交心、交朋友,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了解最真实的情况。用功,就是要善于使用群众语言,多用土话、接“地气”的话,与群众交流“零距离”、沟通“无障碍”,这样才能从群众那里听到真话、了解实情、收获真知。

  •   了解百姓生活状况,要善于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眼力就是发现力,是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到基层调研,既是与群众交朋友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我们既要善于从材料中发现问题,更要善于从百姓生活状况里、在与百姓交流中发现问题。既要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了解情况,更要善于找准对象、抓住要害、把握关键。要注重研究带有苗头性、倾向性、事关发展全局的问题,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中找到研究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这样才能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洞察和识别事物的能力,练就一双独到的“慧眼”。

  •   3增强脑力,深刻“把握群众思想脉搏”

  •   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增强脑力,就是要增强分析思考的能力。我们只有带着群众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思考,只有着眼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进行前瞻性思考,才能深刻“把握群众思想脉搏”。

  •   “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意味着不仅要了解群众的吃穿住行,还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了解情况,要用眼睛看,要用口问,要用手记。”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要“身到”“眼到”,还要“口到”“手到”,要通过与群众深入交流、沟通谈心,了解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以群众关心的问题为导向,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为解答群众的难题困惑、需求关切提供思路方法。

  •   聚焦群众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带着群众的问题进行全面性、前瞻性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民生领域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与时俱进的,群众希望享有更好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环境、安全以及精神生活等。面对实践的发展、群众的需求,我们要增强思考力,提高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全面性、深刻性,通过深入了解百姓的“喜”和“忧”、“急”和“盼”、“满意的”和“不满意的”,掌握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意愿。只有与群众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做到与群众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做出的学问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同,才能造福于百姓。

  •   4增强笔力,“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

  •   当前,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如何更好地为群众解疑释惑、阐明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笔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笔力,就是要具有优良的文风,增强理论阐释、文字表达的能力,提高理论文章的接受力、说服力。

  •   着眼解疑释惑,提高理论文章的接受力。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就说明,理论的伟大力量在于掌握群众。只有回答了人们现实关切和思想困惑的理论,才能掌握群众,才能迸发出应有的活力。艾思奇当年写《大众哲学》,正是抓住了当时大众对国家、民族出路的困惑和迷惘,运用通俗易懂的生活事例,为大众生动阐明唯物辩证法理论,使广大群众特别是有志青年看到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事物发展的方向,积极投身革命的熔炉,把国家形势和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拼搏奋斗。新时代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针对群众的思想困惑,作出有鲜明立场和现实针对性的阐释,让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润物无声的功效,帮助群众在思想上“拨云见日”“去除迷雾”。

  •   着眼阐明道理,提高理论文章的说服力。列宁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这一论断既生动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又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毛泽东同志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文章,把深邃的思想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展现出来,让群众愿意看、记得住、用得上。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生活气息浓郁的语言来阐明深刻的大道理。比如,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来阐明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阐明国家的道路选择问题,群众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就能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事理。

  •   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发扬我们党的优良学风文风,握紧笔杆、锤炼笔力,做到笔下写的字,就是群众想说的话,架起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让学问走进百姓的心坎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赢得源源不断的磅礴力量。

  •     (作者:梁勇系江西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  来自:江西日报


上一条:江西省教师如何申报省级课题
下一条: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