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思政“飘香”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课程全面实践“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充分发掘和运用了高等数学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了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高等数学》教材。具体内容如下
1.教材建设的支撑——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
本教材对应的课程为江西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依据《关于江西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的通知》(赣教社政字[2019]13号)的相关要求,全面完成课程思政省级示范课程建设任务。

图1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书
(1)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确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注重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2)编制完成《高等数学(基础模块)》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完成高职数学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工作,针对高等数学课程的每一章制作“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详案。
(3)制作完成全套《高等数学(基础模块)》课程新课件。根据新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将课程的精神内涵与挖掘的思政元素融入制作的课件中。
(4)编制完成全套《高等数学(基础模块)》课程新教案。根据新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将课程的精神内涵与挖掘的思政元素融入编制的教案中。
(5)修编《高等数学(基础模块)(第二版)》教材。基于“课程思政”改革需要,根据新教学大纲修编融入思政元素的《高等数学》教材,并已于2024年4月份公开出版,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材示意图
(6)提供教学改革典型案例1份。录制了 “课程思政”示范教学视频7个,具体示范教学视频见提交的建设成果附件。
2.教材建设的基石——省级教改课题研究
理论研究先行,教改项目立项先导。抓住高职数学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以我校高职学生为教学对象,立足数学教学与数学建模第二课堂双阵地,深入进行高职数学课程“课程思政”改革的相关教学研究,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课程思政”新教学模式,为全面实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夯实理论基石,立项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立项书见图3所示。
表1:立项的省级教改项目情况表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类别 | 研究时间 |
1 | 高职数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一般项目 | 2019年-2020年 |
2 | 高职数学课程思政“课中课”同向同行研究与实践 | 重点项目 | 2020年-2021年 |

图3 “课程思政”省级教改项目立项书
3.教材建设的核心——全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根据高等数学学科性质特点,将高等数学课程“课程思政”的建设内容和挖掘拓展的重点确定为: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经过课程团队的努力,深入挖掘了《高等数学》“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发挥出高等数学课程育人功能。以下是挖掘出的各章节“课程思政”育人点统计:
表2:“课程思政”育人点数量统计表
章节 | “价值引领”数目 | 思政育人点数目 |
第一章 | 1 | 6 |
第二章 | 1 | 6 |
第三章 | 1 | 2 |
第四章 | 1 | 2 |
第五章 | 1 | 2 |
第六章 | 1 | 5
|
第七章 | 1
| 4 |
第八章 | 1 | 4 |
第九章 | 1 | 3 |
4.教材建设的内容——数以求真、学以为人
在本次教材修编中,以德智技融汇为导向,全方位挖掘高职数学课程的德育内涵与育人功能,通过“课堂微思政”的形式,将数学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不仅丰富数学教育内容,让数学变得更有温度和深度,也让高职数学的教学回归到“育人”的本真目的,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价值引领。
以下列举了融入思政元素的几个典型案例:

图4.函数——丰富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理解

图5.函数的连续——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图6.微分中值定理——培养学生不畏困难、自学成材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