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26日,设计工程学院在11栋展厅举办美术基础课程结课汇报画展,画展的主题是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基础课程中的传承与创新。通过美术基础课程这一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同时,在保留其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和技术手段,使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美术基础课程是室内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刚接触室内设计的同学掌握造型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这三个设计必备能力。但是,美术基础课程的训练过程是枯燥的,想要造型、创造力和审美三者达标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进行繁复的训练。机械的线条练习,重复的陶罐静物练习,都让人感觉到乏味,逐渐降低学习兴趣,教学质量降低。在美术基础课程素描教学中融入宁都非遗傩戏元素、中国经典图案元素和红色元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同学们从已经疲乏的线条练习和静物练习中解脱出来,在新的练习对象上重燃学习动力。

同时也可以拓宽艺术表现手法,增加同学们的艺术视野,从单调的静物上挪开视线,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例如:傩戏面具的纹样独特、肢体动作生动,从而为美术创作带来了多样化的表现可能。

在美术基础教学中融入傩戏元素,此举不仅实现了文化传承,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传统美术基础课程相较之下,引入傩戏面具展现出更显著的艺术张力和广阔的表现空间。同学们将古老的傩戏元素融入画笔之间,用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勾勒出一个个神秘而庄重的傩戏场景。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宁都非遗文化的深情致敬,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生动诠释。

此外,红色党史题材的设计素描作品也是美术基础课程的一个提升教学质量的探索。同学们在学习党史故事的同时以独特的视角和个人的理解,将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凝聚在画布之上。每一幅作品是同学们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个人对党史故事的感受。(例如:李灿创作的工农力量、邓祖江创作的飞夺泸定桥)让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党的伟大和历史的厚重。

在美术基础的设计素描教学中引入传统元素图案是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无尽的设计宝库。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结合,可以创造出了一系列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时尚感的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更体现出了他们在艺术创新上的无限可能。

11月25日,经过精心筹备与展示,设计学院美术基础课程汇报展圆满落下帷幕。这次展览不仅是对同学们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他们艺术才华与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在展览期间,各类精心创作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师生和校内外艺术爱好者的驻足观赏,现场氛围热烈而充满艺术气息。通过这次汇报展,同学们不仅得到了宝贵的展示机会,还在交流与反馈中不断成长,为未来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