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供个性化、终身学习服务。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网络实训教学平台和远程职业培训平台,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个性化、共享性服务。建设智慧教室、数字图书资源和VR/AR实验教学中心,建成3个集展示体验、创新教学、仿真实训等多元功能为一体的新型虚拟仿真人工智能实训中心,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共计208个多媒体教室,其中多媒体大教室49个(2个在章贡校区)、多媒体小教室18个、多媒体(实训室)140个、多媒体录播室1个。
2.构建智慧教学新生态。新建多媒体大楼,将设互动教室、多功能智慧教室、精品录播智慧教室等类型,满足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重构集智
慧教学、师生互动、云端存储、视频录播、环境智慧调节、自助考勤和远程交互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样性智慧教学环境。
3.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应用中心。积极开发和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了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2门(含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专业
群),开发AVR新形态电子教材及配套AVR互动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开放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推动在线教学活动和个性化、自主性学习。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展MOOC,SPOC.翻转课堂及各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4.推动教学与管理模式创新。利用“智慧+基础平台+应用系统”,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和管理模式双向深度融合,提高教学和管理成效
。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网络教学、视频会议、网上督学等,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管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实习实训、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后勤管理等全面融合,优化和规范管理服务流程,构建基于“智慧+”新型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方式,构建“互联网+”学校治理模式新生态,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便捷化、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