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心首页|中心概况|心理常识|心理测试|心灵美文|心灵瑜伽|心理故事|案例分析|第二课堂|学院首页
心灵美文
心灵美文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心灵美文 > 正文
 
你相信心灵感应吗?
2010-10-09 00:00 佚名   本站原创 

七月,36岁的律师赵郡由深圳到北京出差。在百盛门口,正准备打车的赵郡,竟然撞到从出租车下来的大学密友于菲!这让她们目瞪口呆,惊喜若狂。“我只在北京待两天。所以,我没通知她。不过,我一直担忧她,她正面临离婚......但在这大得惊人的北京,我们竟然就遇见了!”

赵郡坚信,这就是心灵感应。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比如,正在谈论一个人,这个人就出现了;脑子里刚想到一个好友,电话就打来了;突然情绪剧烈波动,原来至爱的亲人出事了......

在理性词典里,心灵感应,可能是不存在的。它们不符合唯物论,不能用现代物理学和行为科学等科学原理和定律推导。科学要质疑的是:如果这种能力存在,它是怎么实现的?有什么场?通过什么物质传递?

正是这些问题,忙坏了相信心灵感应的科学家和心理学家们。他们从物理学、生物学、脑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寻找依据,甚至希望在量子力学中有突破性的进展。然而,说服力还是太微弱了。“最显著的科学进展是以科学超越或否定人们的普通知觉和直觉为特征的”。多少年来的局面一直是:科学占尽上风。

但是,对超心理现象的探索却从未停止。有数个假说被提出来,也有数不胜数的个案报告出来。不管科学与否,超心理学家们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 心灵感应到的负面事件更多

1897年,诗人阿尔佛雷德·缪塞和两个朋友在巴黎市区散步。他们欢快地交谈着。在经过卢浮宫的售票窗口时,缪塞的脸色突然变得苍白,“你们没听到什么吗?有一个声音在说‘我在沙巴奈路被杀了!’”两个朋友大笑起来,但缪塞看上去是如此害怕,他们决定到事发地一探究竟。在沙巴奈路街角,他们看到:有人抬着担架,上面躺着一个刚被谋杀的年轻人......

超心理学家们认为,在出现心灵感应的多种形成因素中,精神紧张是最重要的一项:面对压力或强烈的感情,一些人没有用语言或肢体表达,而是不自觉地将其释放到周围的环境中去。于是,感受力强的人就接收到这一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心灵感应到的事件,总是和事故、灾难等负面事件有关。

人们所体验到的心灵感应的事件,往往是与亲人、恋人之间的。超心理学家们相信,在有着特殊感情的人之间,易产生心灵感应。感情越深厚,越容易通过“特异功能的渠道”传输。这是法国词曲作家让-皮埃尔·朗的故事:“在我妻子出外旅游的一个晚上,大约深夜两点,所有她的镜框都在同一时间掉下来摔碎了。我被声音吵醒了,面对破碎的相片,我确信我们要离婚了。当她旅行归来,她就宣布了她要离婚的决定。”

■ 每个孩子可能都超验

孩子们具有很强的心灵感应能力,年龄越小,这种能力越强。生物学的一些发现提供了部分支持。动物们普遍存在着对“外激素”即“信息素”的感觉,外激素是动物分泌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影响同类的行为。人类也拥有外激素,但接受外激素的器官鼻犁骨已高度退化,只有在胎儿和新生儿中,还有明显的鼻犁骨结构。

这是俄罗斯心理学家们收集到的一个母亲的见证:“当时,孩子正在我经营的商店门外的推车中睡觉,突然他疯狂地尖叫起来。我赶紧把孩子抱起来。紧接着发生的事情让我特别后怕:我刚把孩子抱在胸口,一个醉酒的司机就把婴儿车撞翻了!”

33岁的编辑杨柳说:“四岁以前,我总是能够听到很多声音,我也能看到很多的情景。我说给父母听,但他们根本不相信我。”四岁之后,杨柳变得“正常”了。在一个不反对超常现象的家庭中长大的人,有更多发展心灵感应能力的可能性。多数家庭却过早地用成人世界的规范扼制了孩子的这种能力。随着我们长大,感应能力也就消失了。

研究发现,艺术家接收特异信息的能力比普通人强两倍!法国心理学家埃里克·皮卡尼解释说,因为他们“对情感保持坦率,对新事物充满热情,他们对想象中的事物从不心存恐惧!”或许,这正好解释,为什么保持着旺盛创造力的艺术家们,身上总是散发着小孩子般的天真和疯狂。

■ 中国人更迷信?

不管科学的争论如何,即使我们没有特别的心灵感应能力,大多数的人仍然愿意相信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菲力浦·莫里森认为,这是我们自己的需要!在《怪异与科学》一书里,他写道:“影响人们准确领悟的是人们过于重视巧合,并把巧合与事实混为一谈的倾向。巧合常使人们感到富有戏剧性、奇怪和迷惑。没有什么事情真正需要解释,需要解释的仅仅是观察者主观的要求。”

人类一般具有轻信倾向,还有对于奇迹的崇信。“中国人可能更容易陷入对于奇异现象的热情中。”心理学家朱建军说。2005年,中科院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在中国,每两人中有一人信求签,每四人中有一人信星座,每五人中有一人信周公解梦,但每50个中国人中只有一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

未知的大自然,浩渺的宇宙,有限的生命,都让我们内心深处有恐惧感,东明心理咨询中心的刘明博士认为,“人们期盼奇迹,甚至希望拥有这样的能力,以消除这种恐惧。”

而对于奇特事情的发生,我们如果找不到可以解释的理由,就会焦虑,“为了找回这种控制感,我们就会说服自己,编一些理由来合理化该事件。心灵感应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肖震宇说。

■ 从心灵感应中得到乐趣

很多相信心灵感应的人,也并非真的相信,嬉戏的成分远大于此。生活中每天都发生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事,但那是全世界加起来的数目,相对于我们自己,生活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心灵感应,抛开了我们赖以理解世界的因果关系,给平凡的生活带来了强烈的戏剧性。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太科学,就剥夺了众多享受的可能性,而选择相信,就像是暂时摆脱理性的束缚,沉浸于无聊的诱惑和开心之中。

相信的乐趣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李涛和刘婷两个人经常同时给对方打电话、发短信;一起去登长城的那天,他们听到太多的喜鹊在四面八方叫着,这被当作了好预兆,“是神的祝福”,他们不约而同说起了结婚这件事!在亲密的伴侣中,多数人会拥有类似心灵感应的体验。这样的“感应”,会让人对彼此的关系有越来越好的预期。

■ 测试:你擅长心灵感应吗?

想知道自己的心灵感应能力吗?这里就有一个“超感官知觉游戏”。很简单,只需要四张图片,以及两个隔音很好的房间。最好有三个人:一个传送者,一个被试者,和一个组织者。游戏开始之前尽可能放松,或者做一些冥想练习;做一些积极的暗示,例如默念“我能够猜出来。我很敏感”。

1、传送者和被试者分别待在各自房间。组织者要保证两人完全隔绝。

2、传送者随机抽取一张图片,集中精力,努力将其作为“目标”发送给被试者。

3、待在另一个房间的被试者专注精神去感应信息,并记下所有映入自己脑海的印象。

4、组织者向被试者出示所有四张图片,由他选出自己刚刚“感应”到的那张。

如此多轮反复,如果你的得分远超过随机概率25%,就说明你具有心灵感应能力。

1994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拜姆(Daryl Bem),在《心理学公报》发表了基于以上试验的一组分析结果,引发巨大争议。他报告的这组具有“心灵感应”的被试者得分是35%,远超过一般情况下的随机得分。

关闭窗口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2016   赣ICP备06002344号   学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开发区文峰路9号
联系电话:0797-8327999 传 真:0797-8327999   招生就业处:0797-8326546 0797-8326576  邮政编码:341000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