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心首页|中心概况|心理常识|心理测试|心灵美文|心灵瑜伽|心理故事|案例分析|第二课堂|学院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指尖绽放的春天|心隅时光:用扭扭棒编织治愈时光,让心灵轻舞飞扬
2025-03-25 14:59 谭红丽  应用学工

春分时节,万物萌新。3月20日,我们如期相约"心隅时光"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第二期。这一次,没有繁复的理论,没有严肃的对话,只有毛茸茸的扭扭棒在指尖缠绕、跳跃,化为一朵朵绽放的花、一只只灵动的小兔,更化作了同学们心底悄然舒展的温柔时光。

活动回顾:指尖的温度,心灵的独白

一张长桌,五彩缤纷的扭扭棒,零散的配件,还有一群暂时放下手机与课业的年轻人——这就是本期活动的全部道具。活动现场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和专注的呼吸声。有人将粉色扭扭棒绕成含苞的花朵,有人突发奇想,用棕色绒毛扎出圆滚滚的兔子。

镜头定格下这样的瞬间——低垂的睫毛、微抿的嘴角、指尖小心翼翼地调整花瓣弧度,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手中的一缕柔软。

同学说:在创造中,遇见宁静的自己

"一开始觉得扭扭棒是小朋友的玩具,没想到缠缠绕绕的过程特别解压!"

"当我的小兔子终于‘站’起来时,突然觉得自己也能把混乱的情绪‘捏’出形状。"——来自活动现场的同学采访。

心理学研究显示,手工创作是一种天然的情绪出口。当双手专注于重复而富有节奏的动作,焦虑与压力会随着材料的塑形悄然释放;当平凡的扭扭棒蜕变为独一无二的作品,那份"我能创造美好"的成就感,正是对抗自我否定的温柔力量。

"你看,我用扭扭棒留住了一整个春天。"

创作者说:"它让我想起小时候无忧无虑的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在艺术疗愈中重拾生命力

undefined

本次活动看似轻松,却暗含深意

专注力训练:手工迫使大脑进入"心流"状态,切断负面思维反刍;

自我效能感提升:"我能完成一件作品"的信念,可迁移至学习与生活挑战;

非语言表达: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情绪,可以通过色彩与形状悄然安放。

正如活动指导老师所说:"扭扭棒的柔软,恰恰映射着心灵的韧性——无论外界如何弯折,我们始终保有重塑美好的能力。"

感到焦虑时,不妨试试"五分钟手工法"

—用身边最简单的材料(纸巾、橡皮筋甚至草稿纸)随意创作,专注当下,让大脑重启清空。

后续更多创意疗愈活动敬请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公告~

关闭窗口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2016   赣ICP备06002344号   学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开发区文峰路9号
联系电话:0797-8327999 传 真:0797-8327999   招生就业处:0797-8326546 0797-8326576  邮政编码:341000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