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心首页|中心概况|心理常识|心理测试|心灵美文|心灵瑜伽|心理故事|案例分析|第二课堂|学院首页
心理常识
心理常识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心理常识 > 正文
 
暑假人际关系面临“高温预警”?请收好这份降温指南
2025-08-13 10:08 肖阳  应用学工

亲爱的同学们,暑假的进度条已经悄悄溜走了一大半,你的假期过得怎么样呢?在家里有没有感受到父母“甜蜜的唠叨”不断升级,与朋友联络有了时差,又或是“火花”熄灭了呢?遭遇人际“高温预警”怎么办?别担心,降温小妙招来啦!

Part1 暑假过半,这些人际“困扰”你遇到了吗?

0家庭关系“甜蜜的烦恼"

新鲜感褪去,摩擦显现:刚回家的“蜜月期”可能已过,生活习惯差异(如作息、卫生)引发的唠叨或小争执可能增多。

“关心疲劳”与“空间渴求”:父母持续的高频关心(学业、社交、未来)可能让你感到压力,而你渴望的独立空间可能仍未得到充分理解。

0朋友联络“热度波动

联络热情“自然降温”:假期初期的热络联系后,因各自忙碌或生活节奏不同,联络频率可能自然减少,带来些许失落感。

线上聊天“话题枯竭”:日常分享减少后,线上聊天可能感觉有点“干”,找不到新话题或共同兴奋点。

约见“心有余而力不足”:想约朋友见面,但发现大家时间更难凑,或兴致不如假期初高昂。

0线上沟通“信息飘忽

群聊“参与感下降”:对群聊话题兴趣减弱,或感觉自己融入感降低,个人状态“能量告急”。

社交倦怠感浮现:前期频繁的家庭互动、朋友聚会或线上社交,可能让你感到有些疲惫,渴望更多独处时间。

“想静静”却被误解:独处充电的需求,可能被家人朋友误读为情绪不佳或不合群。

Part2 点亮后半程!人际调节“半程”锦囊

暑假过半,正是优化社交体验的好时机!快收下这几把“晴雨伞”,为下半程的人际关系加点舒适度。

01家庭关系“破冰锦囊

主动“破局”,重启沟通:打破沉默或摩擦循环。找个轻松时刻(如饭后),主动分享你近期的见闻或小成就(如整理衣柜),用积极话题“破冰”。再温和表达:“爸妈,咱们聊点轻松的吧?最近总聊XX(如专升本),我有点压力山大呢。”

“小行动”传递大心意:主动承担一项固定的家务,如饭后洗碗,或给爸妈泡杯茶/切盘水果。持续的小行动比语言更能建立信任和理解。

设立“灵活边界”:重申你的需求,但更注重灵活。例如:“大部分时间我想自己安排学习,但周末上午我们可以一起活动!” 提供替代方案更容易被接受。

02 朋友联络“保温锦囊

接受“低频高质”新模式:不强求每天联系。尝试每周或隔几天,分享一个真正有趣/有感触的“精华”瞬间(一张照片+一小段感受),比日常流水账更能点燃共鸣。

计划“未来可期”的见面:如果当下见面难,不妨和朋友一起兴奋地规划开学后/假期末的一次特别聚会,给彼此一个期待点。

0线上沟通“清障锦囊”

“即时小澄清”策略:感觉对方语气怪或自己有疑虑?立刻、简短、友好地确认:“刚看你回了个‘笑哭’表情,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吗?”避免隔夜误会。增加“声音温度”:当文字感觉冰冷或容易误解时,直接发条短语音,语气比文字更能传情达意。

群聊“自由进出”心态:对群聊保持轻松态度,有感兴趣的话题就加入,没有就安心“潜水”,不必有参与压力。

暑假过半,意味着你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相处经验!那些出现的小困扰,正是你觉察关系模式、练习沟通技巧、守护自我边界的成长契机。

愿你在暑假的下半程,带着这份觉察和锦囊,与家人、朋友、自己都相处得更轻松、更愉快,让剩余的假期时光成为滋养心灵的宝贵回忆!

关闭窗口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2016   赣ICP备06002344号   学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开发区文峰路9号
联系电话:0797-8327999 传 真:0797-8327999   招生就业处:0797-8326546 0797-8326576  邮政编码:341000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