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家长在某些时候会很头痛,为什么和自己的孩子交流起来如此困难,成长环境不同导致价值观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固然存在,但更多时候可能是由于我们一味地想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忽视了孩子的真实感受。此时,拥有同理心的家长则更能关注到孩子的现实处境和需求,更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发展。
同理心又称共情,指能够切身体会到他人在某种情况下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感到有人理解他们的痛苦和感受,有人陪伴,从而减轻他们的孤单感。下面我们可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刘妈妈带着孩子去逛街,刘妈妈开心地逛着,但孩子却一点都不开心。
孩子说:“妈妈,我不想逛街了,还是在家里好玩。”
妈妈说:“怎么会呢,你看这些东西多漂亮。”
但是,如果刘妈妈蹲下跟孩子说话,就能发现,孩子看到的要么是别人的屁股,要么是别人的大腿。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与我们完全不同。
作为家长,我们希望以过来人的经验指导他们避免走弯路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对孩子各方面的执念,包括择业、情感、生活决策等,多一些共情,那么沿途的风景对他们来说或许更有意义。有时候孩子也会犯错或面临失败,家长应该学会放手,鼓励他们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一味地干涉和指责。同时,我们要保持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权,让他们成长为独立、自信的个体。
当家长无法同理孩子时,孩子也就无法学会同理他人。当父母展现出对孩子的理解和共情时,孩子会感受到这种情感,并在日常生活中模仿。在这样一个鼓励孩子表达自己感受、给予尊重和关爱他人的环境中,孩子将更有可能学会为他人着想和倾听他人的需求。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与孩子相处:
倾听和理解: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试图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问题,以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的情绪。
接纳和认可: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鼓励他们做出独立的决定,给予他们自我认同和肯定。
共情和支持:当孩子面临挑战和困难时,我们应该表现出理解和共情,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与孩子共同成长:家长也应保持谦逊和包容的态度,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学会相互理解和尊重。
建立开放的沟通:鼓励子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营造开放、信任的沟通氛围,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声音会被倾听到。
通过这些方法,希望家长能够与孩子建立更加紧密和健康的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