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07日到2010年2月07日,在学校、领导和同事朋友们的支持下,我参加了由北京首旅集团和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倍感荣幸。
本次培训为期两个月,第一阶段是理论学习,第二阶段是企业岗位实践。理论学习阶段,授课的专家们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理论功底,开阔的实践视野,点燃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教育的执着追求。聆听他们一次次生动的讲座,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获益良多,汇报如下。
理论培训学习,在职教理论学习方面,主要听取了由教育部职教研究中心主任邓泽民教授主讲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职业教育教学设计》;吴全全副研究员主讲的《职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等讲座。本人系统地梳理了职业教育理论,围绕“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两个问题认真地学习了前辈们对职教研究成果,了解当前世界职业教育的四种主要模式,掌握开展职业分析的基本方法,使我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职业学习者为本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职业特质,使其具备立足现实社会和将来自我发展能力,顺应社会需求,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在应用理论学习方面,有首旅集团培训中心总监郑敏开展的拓展教学训练《团队乐章》;长富宫饭店客务部部长郭庆彤的讲座《现代饭店服务与管理》;新亚建国饭店总经理助理宋扬主讲的《饭店个性化服务》讲座等。这几位老师既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又长期在饭店行业经营、管理岗位工作的实审践经验,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他们的讲座既有充实的内容、丰富的案例,又能旁征博引,有理论支持,不仅使学员开阔了视野,而且对学员日后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及启发。尤其是郑敏总监的团队拓展训练,上课方式灵活,既轻松愉快、,又深赋启迪意义,使得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很快相互熟悉,成为一个整体。在这次讲座上,我被推举为第二小队的队长,全队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在讲座中有出色的表现。在教学方法交流上,培训中心还与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北京外事服务学校联系,由外事学校的领导、专业骨干教师与我们进行教学交流,主要有:外事学校前校长迟铭的讲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北京外事服务学校的跨越式发展》;龚威威老师的《酒水与调酒》课程;荣晓坤老师的《咖啡调制》课程;郑春英老师的《茶艺》课程;单侠老师的《礼仪》课程;汪珊珊老师的《餐饮服务》课程等。通过与这些老师的交流,一方面弥补了自己某些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接触了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了解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迟铭校长的讲座我认识到成功的学校除了要有合适的环境和机遇,精干的校领导与教师团队更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是关键要素。
在实践阶段,本人作为小组队长带队深入首旅集团旗下的成员单位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进行岗位实习。我异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企业实践机会,多动手,多提问,多观察,多交流,全身心投入到实践中去。我们分别在餐饮部和客房部实习,经过亲身体验和与酒店管理人员的交流,让我带着问题而去,满载收获而归。
培训部领导紧紧围绕我们的需求,尽力安排我们与企业零距离接触,饭店领导毫无保留的向我们讲解企业管理经验,师傅手把手施教与示范,讲解操作技能要领与细节。我了解了酒店的基本运作程序,熟悉了各部门工作,感受了服务行业追求完美境界的职业信念与员工勤业敬业乐业精业的企业精神,体会到了酒店工作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管理团队,更与企业员工积极进取、敬业奉献密不可分。在实践中我收集了饭店服务与管理的鲜活案例,进一步熟悉了服务流程,学习经营管理的方法、手段,尝试去鉴别饭店管理和服务水平。实践的所见所闻有助于我进一步更新职教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认识到校企共同研发教材、职教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校企的互动和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性,努力培养更适合于饭店业所需的服务与管理人才。
在企业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学生须注重“养”字,俗话说“养树在养根,养鱼在养水,养人在养心”,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某一种职业技能的培训,而更应该注重品行教育和素养的熏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使其具备正确的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习惯,可塑可为的职业发展能力。
最后深深感谢学校领导和系领导,予我学习机会,予我成长。职业教育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审核人:张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