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新闻首页  部门概况  学校要闻  院部动态  媒体聚焦  视频新闻  数字报  在线投稿  下载中心 
最新新闻: · 前行不忘耕耘者 殷切慰问暖人心——学校领导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活动    01/14      · 2024年江西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工作总结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01/14      · 【喜报】我校在校友会2025中国高职院校排名(I类)中位列第二,江西第一    01/13      · 学校党委组织召开2024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01/13      · 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罗晓东主持召开2024年第四季度党(总)支部联席会议    01/09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院部动态>>正文
思政课堂“活”起来!“走新”又“走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纪实
作者:曾宴晨 陈爱平   图片作者:曾宴晨    发布时间:2023/02/17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如何让思政课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如何让思政课堂“活”起来?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把“大思政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和“大思政”理念,用持续创新的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

思政课“有声有色”:理论和实践“融圈破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基于此,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多层级、多形式的思政课研训活动,不断激活教师发展新引擎。同时,学院以“一线课堂”“行走的思政课”为依托,不断整合区域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思政课资源,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动思政课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在实处。在2021年和2022年江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师“一线课堂”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共计荣获5门“一线课堂”优秀成果。




思政课“有滋有味”: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良好的思政课堂氛围,离不开老师的用心引导。全院教师努力营造在潜移默化中启智润心的教学氛围,积极探索教学新形式,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开展重大主题进思政课的研究,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育新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思政课越来越生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使得课堂更“鲜活”,学生学起来有“共鸣”,品起来增“回味”,形成师生教学相长、全面发展的新局面。2022年,在江西省大中小学、技工院校思政课和红色文化课程教学比赛我院教师团队荣获一、二、三等奖各1项;荣获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1项,在第七届全省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学院教师指导的作品获全省三等奖。


思政课“有根有魂”:深挖红色资源“鲜活教材”

在思政课改革创新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实际,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不断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质量。通过创建红色教育基地、开发红色教育课程、实施红色育人工程,广泛深挖红色资源鲜活“教材”,推进“长征精神”“苏区精神”等融入教学,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师生在活动体验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学、思、悟、行,做到身动、心动、行动,让广大学生在沉浸式、体验式、感知式的思政课堂中赓续红色血脉、增长知识才干。2022年,学院思政教师团队指导学生荣获全省高校“红色走读”优秀“云游”作品1项,指导学生参加2022年度全省“红色走读”获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在赣州市“喜迎党的二十大 红色地标我打卡”比赛活动,由学院和宣传部联合组建的教师团队荣获团体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赣南日报》通过“赣南红”新闻客户端刊发《周末去哪儿?一起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吧》文章,全面深入介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心相印”教师团队指导学生投身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学的典型事迹。



接下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立足实际,全面落实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西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不断完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系机制,统筹推动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网络引领、实践教育的有机融合,绽放新时代思政课新活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入脑入心,点亮学生理想信念之光。

(审核:何希纯)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2016   赣ICP备06002344号   学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开发区文峰路9号
联系电话:0797-8327999 传 真:0797-8327999   招生就业处:0797-8326546 0797-8326576  邮政编码: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