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自动化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课程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助力有色金属产业“智改数转”,强化校际间教学资源共享与教研合作,11月21日下午,我校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成功举行“2025年AI赋能自动化类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集中备课教研活动,来自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君职业学院、信丰中等专业学校等兄弟院校的自动化类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探AI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路径,共话自动化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

本次活动由我校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主办,旨在搭建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经验分享的载体以及资源共建的桥梁。活动通过专家讲座、经验分享、主题研讨等多元形式,聚焦AI技术赋能教学改革、课程思政融入实践、课程与教材建设创新等核心议题,为推动区域自动化类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张建荣在致辞中指出,自动化类专业作为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人才支撑,其教学改革必须紧跟产业智能化发展步伐。他强调,全体教师要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AI技术与项目化教学的融合路径,着力培养契合智能制造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活动特邀江西理工大学杨丽荣副教授、我校邬金萍教授开展主题讲座。杨丽荣以“AI赋能机电传动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及应用”为主题,结合其入选全国第二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的实践经验,系统解析了AI智能助教在实时答疑、精准辅导等方面的应用优势,详细拆解了AI与课程项目化教学融合的实施框架和落地技巧,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改革范式。邬金萍则聚焦“融思政于项目,育匠芯于实践”主题,以高职单片机课程为载体,从思政体系构建、元素挖掘、项目融合等维度,分享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经验,诠释了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与责任担当的教学理念。


在教师经验分享环节,三位一线骨干教师带来了干货满满的实践成果。多本新形态教材主编余秋香老师围绕“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的创新路径”,从产业需求导向、校企协同开发、数字化资源建设等方面,分享了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构建的经验做法;省级教学能力大赛获奖者刘静老师结合参赛实践,从选题设计、内容重构、模式创新等角度,拆解了专业课教学设计创新的核心要点;多项省级课题主持人陈磊老师则聚焦教学改革课题申报,系统讲解了课题申报的意义、撰写技巧和注意事项,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专业指导。
交流研讨环节气氛热烈,参会教师围绕AI技术应用困惑、项目化教学设计难点、课程思政融入技巧等问题积极提问、深入交流,在思想碰撞中凝聚了共识、明晰了方向。大家纷纷表示,本次活动既有前沿理论引领,又有实践案例支撑,为推进自动化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指引。
此次集中备课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有效搭建了赣州稀有金属市域产教联合体院校间的教学交流桥梁,进一步明晰了AI赋能自动化类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路径,为提升区域自动化类专业教学质量、培养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