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国庆假期,我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寻访革命遗址,思悟红色精神。本次红色走读的目的地,是位于位于宁都县青塘镇河北村新屋底的毛泽东同志旧居。
来到旧居,白墙黑瓦的毛泽东同志旧居映入眼帘,充满年代气息。白色的瓦房非常幽静,房子面朝着稻田和树木,虫鸣鸟叫的声音仿佛唤起着时代的记忆。
清晨的村庄,非常安宁,似乎难以想象90年以前,这个地方发生了风云战争。而正是这段过往的红色故事,换来了今年旧居的宁静。我们邀请了路边嬉戏玩耍的小朋友和我们一起进入故居,一起重温历史的红色记忆。

旧居的陈设非常简单,而故事又如此丰厚。两旁的打谷机和编织篓展现了当年质朴的民众生活。墙面挂满了展览图文,引领我们回顾了第二次反围剿的峥嵘岁月。
1931年2月,国民党军调集2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大规模军事“围剿”。为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部开展了各项政治和军事准备工作,其中,中共苏区中央局在黄陂和青塘先后召开了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和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继续),就第二次反“国剿”战略方针进行讨论。
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继续)的召开,解决了红-方面军对第二次反“围剿”“打不打,如何打”的问题,确定了红军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先打弱敌,由西向东横扫的战略战术,确保了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
毛主席在第二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曾写下一首词,豪情万丈让人动容。我们一起朗诵了这首词,感受着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时的雄伟气势。

从故居出来之后,我们采访了这间旧居的主人,这位85岁的爷爷一直居住在此,护卫着旧居,守护者这段红色记忆。爷爷跟告诉我们这个房子是他的爷爷留下的,在反围剿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居住了一个星期,召开了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和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继续),讨论了第二次反“国剿”战略方针。

拜别老人之后,我们再环顾了旧居,内心感慨万千。每一个现在都将成为历史,每一代青年人都应该铭记历史。

一座毛泽东同志旧居,就是一座精神的丰碑,镌刻下红军革命斗争的英雄气概。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勇毅前行;对革命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2020,新中国站上新的时间节点,亿万人民阔步走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而作为新时代青年,奋斗正当时!带着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红色走读暂时告一段落。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进却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