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
   
  新闻快讯  
 
 通知公告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快讯>>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在我校引发热烈反响
2024-10-24 10:17 阮艳 

编者按:10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学生代表回信,在我校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这封回信不仅是对参赛学生的鼓励,更是对全体青年学子的殷勤期望和巨大鼓舞。

10月12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在上海交通大学盛大举行。我校创新师生团队凭借出色的创意和实力,顽强拼搏,最终斩获“一金两银”的优异成绩,金牌数和奖牌总数位列江西高职院校第一。这是本届大赛职教赛道江西省高职院校唯一金奖,也是我校连续四年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

刚刚载誉归来的参赛师生团队与学校竞赛实验班的全体学员一致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精神,激发创新热情,努力培养职业技能,为推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职业技能中心主任李志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让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也给我们的创新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努力创造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创新实践生态环境,注重引导学生将项目研究与科技前沿、产业关键领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多资源协同、持续探索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让青年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绽放光彩。我们坚持以创新大赛为引领,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模式覆盖到各个专业,使创新大赛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有力推手。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带队老师阮艳:作为本次参赛团队指导教师,我非常幸运能够带领我校大学生创新团队站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这个世界青年的创新舞表现青年学子的创新力量。此次大赛,我们的获奖团队“猎蚁特工”团队,创新的白蚁猎杀核心产品和白蚁猎杀服务模式,变革传统被动灭蚁为主动靶向灭蚁,为古建筑、古树名木、水利大坝、新建住房构筑了一整套的白蚁灾害防护屏障。团队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得到现场评委的高度认可。学生们用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我们将坚定理想信念,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继续投身科技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项目指导老师张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温暖人心、催人奋进,不仅是对参赛学子的鼓励和肯定,更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次比赛备赛过程中,我看到了项目团队同学们的成长进步,也深感肩负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新意识的责任重大。作为高校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赛出成绩,更要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本领,培养团结协作能力。今后,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培养更多创新型、应用型、工匠型技术人才。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项目指导老师黄文菁: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不仅是一次展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盛会,更是一次锤炼意志品质、培养综合素质的宝贵机会。我对创新大赛的感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至关重要。老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二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和国家科技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团队协作是成功的关键。学生们需要团结协作、共同攻克难题。四是面对挫折和失败要保持积极态度。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项目指导老师赖凤娇: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让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深情嘱托,照亮了青年学子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前行的方向。在此次备赛过程中,我看到了我项目团队同学们的成长和进步,他们正以大赛为平台,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将所学所看运用到实际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创新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负责人陈妙: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我感触颇多。我会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坚持学习提升自己,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作为大赛曾经的参赛选手,我很自豪,同时非常感恩,因为有幸来到母校这片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沃土上,得到领导老师的充分培养,才让项目成功落地、开花结果,我才能在比赛中充分养成并锻炼创新思维。未来,我将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在专业上精进,在实践上提高,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华章。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金奖项目负责人欧阳淳耀: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我们的项目聚焦于新农科领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重来,面对挑战,我们永不言败,不断探索创新解决方案。这次经历不仅增强了我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和队友们的团队精神。未来,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职业道路上,我都会继续秉承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用创新点亮青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金奖项目负责人郭俊聪: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在校生,我们能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与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优秀学子同场竞技,我们感觉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大赛点燃了我们团队的创新动力,我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科技产品,将科技产品创新升级为服务模式创新,得到了现场评委的认可并且获得了金奖,团队获得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参加这次比赛,是我的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未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指引,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银奖项目负责人曾维佳: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本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学生代表回信,作为本届的参赛选手,我的内心无比激动。这项比赛不仅是对个人创新能力的锻炼和考验,更是对教育理念的一次革新。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创新能力与思维深度,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通过这次参赛,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意义,它不仅是一次竞争,更是推动国家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我相信,这次大赛是我们每个参赛者成长的重要一步,也是我们迈向创新未来的关键一环。我将继续努力,迎接更多的挑战,让青春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银奖项目负责人许江宁: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作为参赛的项目负责人,能够登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这么宽广的舞台,带领我的创新团队展示我们的创新成果,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并且身体力行地攻克各种困难,这次经历使我终生难忘,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后我们将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承担起创新发展的重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金奖项目团队: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和成长机会,让我们感受到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比赛不仅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要进行创新实践,极大的鼓舞了我们的科技创新和创业能力。作为年青一代,应该勇于承担起创新发展的重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我们将肩负青年人的时代使命,志存高远,勇于开拓,并以此为契机,更加努力地学习、探索、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国赛银奖项目团队:我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这不仅是对我们个人的鼓励,更是对广大青年创新精神的高度赞扬。通过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这样的平台,我们有机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验室中的技能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对我们能力最好的锻炼。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拼搏进取,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使命。我们将以总书记的回信为指引,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业能力,不畏困难,勇于拼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2016   赣ICP备06002344号   学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开发区文峰路9号
联系电话:0797-8327999 传 真:0797-8327999   招生就业处:0797-8326546 0797-8326576  邮政编码: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