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世界里,设计工程学院星银石志愿者服务队用热情与创意书写了一段动人的志愿服务篇章。2025年3月以来设计工程学院“艺馨向党·匠心筑梦”党建育人品牌子品牌——星银石团队从城市社区到偏远乡村,从特殊群体到环境保护,这只年轻的队伍已与800多人温暖相遇、志愿服务时长超已600余小时,真正将艺术之美与人文关怀融入每一次志愿服务,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出绚丽光彩。
用爱点亮“星星的孩子”
在孤独症康复中心,志愿者们化身"色彩魔法师",用画笔和创意打开了一个个封闭的心灵世界。他们精心设计艺术疗愈课程,带领孩子们用指尖感受黏土的柔软,用色彩表达内心的情绪。当一位从不与人目光接触的孩子主动举起自己涂鸦的画作时,志愿者们看到了艺术最纯粹的力量——那是跨越障碍的心灵对话。
画笔绘就社区新风貌
走进社区,老旧斑驳的墙面在他们的妙笔下焕发新生。烈日下,调色盘与汗水交织,将居民们的生活故事转化为墙上的绚丽画卷。从乡村振兴到民俗文化,每一笔勾勒都凝聚着对社区的深情。路过的老人驻足指点:“这画的不就是咱们巷子口的老茶馆吗?”嬉戏的孩童兴奋地寻找画中自己的家。艺术在这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展览品,而成为了连接邻里情感的温暖纽带。
“三下乡”播撒希望种子
三下乡活动中,志愿者们将专业技能转化为实用课程。他们手把手教村民设计属于自己的一把漆扇,带领留守儿童用自然材料创作“家乡明信片”,把美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一位队员感慨道:“当看到老乡们用我们教的技巧包装自家土特产时,才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意义。”
守护校园与河道的“绿色卫士”
在校园和河道的日常志愿服务中,这支队伍同样注入了独特的艺术巧思。巡河时收集的废弃物品被改造成环保装置艺术,卫生巡查的数据转化为生动的信息图表。他们说:“志愿服务不应该是单调的重复,而应该是一次次充满创意的实践。”
星银石服务队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四个月600小时的服务时长背后,是无数个早出晚归的周末,是被颜料染花的衣衫,是晒得黝黑却笑容灿烂的脸庞。更珍贵的是,他们让受助者成为了美的创造者——孤独症孩子的画作变成了公益周边,社区居民主动加入墙绘队伍,老乡们开始用新学的技能改善生活。
据悉,设计工程学院党总支“艺馨向党·匠心筑梦”党建育人品牌,将“艺馨”之魂注入到德育当中,用艺术化表达传递党建温度,用德艺双馨涵养党员修养;将“匠心”融入到实践育人当中,深挖专业工匠精神,在精益求精中锻造攻坚之力;最终以“筑梦”为志,凝聚集体智慧激发创新动能,构建起“文化滋养初心、专业夯实能力、行动托举梦想”的育人体系。
【责任编辑:卢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