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锐意改革创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关于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全省“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12月5日至9日,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前往瑞金、于都开展“一课多师”实践教学活动。
此次活动充分利用赣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专家教授讲学、走访实地研学、展馆参观悟学,以“展馆导览+VR再现+革命红军后代、红色讲解员微访谈+舞台剧演绎”方式,汇聚校、馆力量,融合多元师资,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大思政课”建设,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在长征精神的引领下领悟初心使命
在长征第一渡,师生们与红军后代一同寻找红色文化的力量。当年前路茫茫,不知归期,一路上艰难困苦,枪林弹雨,血洒征途,是什么支撑红军将士前赴后继走下去,直至看到胜利的曙光呢?从长征组歌的深情演绎,到“红色梦想课堂”虚拟仿真资源对长征场景的数字化展现。无论是实地走访的深切体悟,还是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对长征历程的再次领略。同学们更加接近那段波澜壮阔的长征历史,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革命理想高于天,新时代青年要进一步坚定红色文化自信,永葆红色江山不变色,永葆红色江山代代传。

在苏区精神的熏陶下凝聚奋斗力量
在“一苏大”旧址和红井景区,红色讲解员走进课堂,把红色故事真正讲到学生心坎里。师生们一起聆听了“红军烈士纪念塔”背后的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故事,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关于共和国政权建设的探索,读懂了瑞金为什么会被称为“共和国的摇篮”的命题。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成为融入苏区儿女血脉的信仰,并在岁月中不断延伸、传承,从红土地到全中国,凝聚成生生不息的力量。与此同时,师生们还在景区给游客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舞台剧《八子参军》,同学们通过亲身演绎舞台剧,在艺术实践中对苏区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理想信仰更加坚定。

在革命精神的感召下砥砺前行之路
从“红旗到底打得多久”到“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在中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创造性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成功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深入研究思考红色政权理论,指明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解决了中国革命提出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师生们通过红色沙龙活动,依托红色抉择、红色故事、红色模范,深刻领悟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新时代,在革命精神浓厚氛围的熏陶下,同学们立志要以青春活力为引赋能新时代新长征,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一课多师”教学改革命题,积极开展了多项实践探索,此次“一课多师”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继续拓宽“一课多师”的发展渠道,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思践悟上好“大思政课” 。
(一审:曾纪瑞 二审:李小金 三审:何希纯)
【责任编辑:卢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