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暑期生活已拉开帷幕。学院团委以“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全面启动。大学生们短暂告别校园生活,走进了社会大课堂,活跃在城市街边和田间地头,运用一技之长,贡献一己之力,用思考和行动向社会求真知,从社会学道理。

学院出征仪式
6月25日,土木工程系团总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在曾锋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赣县南塘镇劳田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赣县南塘镇劳田村,我们首先和市卫生局三送干部进行交谈,了解驻村党员、干部如何进村入户走访,宣传政策,帮扶结对,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并在驻村干部和村支书的带领下去慰问老党员、红军遗属。

与三送干部在一起
我们首先来到老党员、老干部刘书江家中,这位拥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和我们讲述他一生中如何对党忠诚,永远热爱党,并将一如既往支持广大农村党员工作的事迹,并嘱咐我们要好好学习,必须要能吃苦,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下去,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更应加油!

与老党员交谈合影
随后我们来到红军遗属困难户刘德滨家中,老人很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并和我们讲述他父亲当年参加反围剿革命而负伤的故事,说到动情之处不由地拿出他父亲当年负伤军残抚恤证,上面详细记述了他父亲当年作为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五团二营四连四班战士参加广昌高湖反击战斗时,右背部左足肚弹伤贯通的真实战斗经历。

详细记录老人军残抚恤证
为进一步了解基层组织如何搭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示先进性的平台,打造农村党员带头创业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载体,开展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创先争优活动,我们来到了劳田村共产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基地蓬勃发展的气息,了解到该基地主要以种植脐橙、发展养殖业、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主,并结合现在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多元发展格局,每年年产值上百万元,并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通过此次活动,让我们队员们更加坚定了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参观共产党员创业基地
6月25日下午,服务团走进南塘镇光荣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关心和快乐,为他们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平添一份温馨。我们的到来让老人们感到特别欣喜。志愿者们端起凳子,扶着爷爷奶奶来到院子里谈心,并送上慰问品,帮忙收拾屋子、洗衣服,忙得不亦乐乎。而后我们和老人讲到苏区振兴规划中政府出台的相关保障制度,说起对新生活的向往,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和老人合影留念
为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提高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和心理适应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服务团到劳田小学对当地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并看望了留守儿童刘春辉。
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认真听课、记笔记、问答、互动活动、认真反思等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必要性。志愿者们还根据孩子们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测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解除心理障碍,发挥个人潜能,达到人格的健康发展。在活动中,孩子们真心体验、用心感悟,在训练中受启发,在训练中同成长,从而优化心理品质,找到认识的来源,找回个性的位置,适应了当代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同时,也为孩子们,特别是农民工子女营造了温馨的心灵家园,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社会的关怀,从而乐观生活。

看望留守儿童

送去慰问品
6月25日晚,我们吃过晚饭来到了南塘镇的一个小广场上,和村民们开展了跳舞活动,村民们告诉我们只要天气好每天他们都会坚持到广场上跳跳舞散散步,丰富群众生活。

参加当地群众活动
6月26日,我们来到了南塘中学。南塘中学现有4个年级,在校学生约两千多人,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对于即将到来的暑假老师们也特别注重学生安全教育。我们向校领导了解了一些学生在校情况,和贫困生人生的比例以及毕业生的情况。“读书条件艰苦,升学压力大,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和贫困生非常缺乏自信,他们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渴望心理上的辅导”,南塘中学一位班主任教师介绍说。之后我们和在上体育课的班级一起开展了打篮球比赛。活动结束后,校领导表示对我们此次活动表示赞同的支持。

与学生一起打篮球

与中学生合影留念
(审核:卢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