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烈日炼真金 一线显担当——我校师生暑期战高温工作纪实

信息来源:宣传部 作者:谢若闲 陆金平 王增优 李俊频 审核:谢若闲 高小艳 宋东东 发布日期:2025-07-25

七月赣南,热浪翻涌。当校园进入暑期宁静时刻,却有这样一群人顶着烈日炙烤,奋战在项目一线、田间地头、矿山车间。他们以汗水诠释责任,用专业书写担当,在赣鄱大地上奏响了一曲动人的“高温奋斗交响曲”。

【场景一】安全生产不松懈:校领导深入一线查隐患

热浪翻滚的采石场中,学校党委书记张家菁俯身查看爆破作业安全管理记录,安全帽下汗水不断滚落。在会昌县站塘乡上寨建设用花岗岩矿、会昌西江大草营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点等地,张家菁带领检查组逐项排查安全隐患,反复叮嘱:“生态修复要进度,安全生产是底线!”

面对灼热的高温,校属企业技术人员同样坚守。江西应职院测试研究有限公司检测员跪伏滚烫地面开展压实度检测,科技产业公司团队穿行山坳开展矿山企业地质环境调查。工装被汗水浸透,却为校企合作项目筑起坚实“防火墙”。

【场景二】测绘尖兵战酷暑:无人机翼下的滚烫青春

在“上犹县林权清理规范和数据整合建库及试点乡镇林权地籍调查服务项目”现场,为抢抓航测窗口期,王增优、严由文两位老师带领项目组队员争分夺秒进山开路,徒手搬开挡路巨石,确保无人机设备顺利运输到项目点。

“设备参数正常,准备起飞!”在兴国县长岗乡项目点,测绘学院学生刘林豪的后背已结出盐晶,仍目不转睛地紧盯设备参数、反复校准,以坚韧和专业展现出青春的蓬勃力量。

台风“蒂娜丝”突袭时,师生在暴雨中紧护设备奔往村委。屋檐下匆匆扒口饭,又投入战斗——这支征服高温与暴雨的队伍,正用精准测绘为乡村振兴标注坐标。

【场景三】资源勘探砺尖兵:山野间的艰辛为国找矿

烈日炙烤下,在信丰县大桥镇稀土矿区内,由我校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牵头的研究团队正在遵循基金项目计划,开展离子型稀土矿浸矿液的渗透规律与底板分布特征野外工作。

团队成员路思明、张晟、罗凡、梁健等教师通过双环渗水试验精准测定矿体渗透系数,结合小对称四级法对比浸矿前后不同深度的电阻率变化,再以高密度电法对离子型稀土浸矿区和非浸矿区测量电阻率差异。

研究团队成员发扬地质“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早上6时带着干粮和水出发,下午18时离开矿区,在矿区驻地克服高温湿热等困难,历时14天完成200余组数据采集,为后续构建浸矿液动态迁移的三维模型奠定坚实基础。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23级资源专业学生跟随工作人员进行关键矿产勘查现场工程师培养。从赣南山坳到南京实验室,他们以青春践行为国找矿的铿锵誓言。

【场景四】驻村帮扶践初心:田垄间的汗水浇灌希望

在会昌县站塘村,稻田蒸腾着热浪,学校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正卷着裤腿帮助村民进行晚稻插秧。村里新建的85千瓦光伏板在烈日下熠熠生辉,驻村第一书记陆金平抹着汗介绍:“并网后可实现年增收4万元至6万元!”

从地质灾害治理点到光伏项目安装现场,从帮农户抢收早稻到深夜调解村民矛盾,这群“不走的帮扶队”脸庞晒得黝黑,却把“校地共建”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高温下的坚守者还有很多。学校职能部门的教职员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加班加点,后勤职工开展校园环境清洁和设备维护,保卫处24小时巡查校园安全;全校教师深入企业锻炼,在生产一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更新前沿技术知识;毕业生们在实习单位锤炼技能、将青春的汗水撒在各行各业的生产一线……

【责任编辑:谢若闲】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文峰路9号  
联系电话:0797-8327999 招生热线:0797-8326546  就业热线:0797-8326576 
传 真:0797-8327888    
邮政编码:341000

新媒体平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2022  

赣ICP备06002344号-2     赣公网安备 360798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