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的重要部署,实现高校优质资源与地方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6月28日,我校党委委员、宣传部(统战部)部长宋东东率校文明实践服务团一行5人到大余县调研交流,进一步落实双方前期议定的文明实践校地协作联动合作事项。大余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中华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考察调研了大余钨都矿物晶体博物馆、丫山游客集散中心电商中心、大余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大余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地,通过实地察看、现场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大余县红色文化、文明实践等建设发展情况。


随后,在大余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召开文明实践校地协作联动座谈会,双方针对调研情况,就前期达成的合作意向深入交流研讨。大余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等11个单位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学校相关负责人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及文明实践等优质资源,对合作需求、合作设想、合作机制作一一回应,共同推动合作事项落实落细落地见效。

双方一致认为,文明实践校地协作联动,是推动高校优质资源服务基层,促进高校和地方文明实践双向赋能的有效途径。此次调研座谈进一步明确了合作方向,是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探索文明实践新模式的重要探索。双方将进一步强化机制保障、服务保障和宣传保障,加强双方在红色文化理论宣讲、电商人才培养、师生社会实践、指导创业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推动高校的理论资源、人才资源、文化资源与地方的实践阵地、群众需求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形成一批质量高、辐射广的特色活动,以“精准对接、常态服务”原则形成可复制的校地协作模式,共同书写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答卷。
据悉,当日学校团委组建的8个文明实践服务团80余人分赴大余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落实“强国有我、青春有为”2025年“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移风易俗宣传、文体艺类辅导等实践活动。
大余县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主任彭莉洁,学校财商学院副院长许晓东、宣传部(统战部)副部长高小艳、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爱平、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常春英参与调研。大余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教体局、县卫生健康委、县商务局、县文广旅局、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团县委、县城投公司、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钨都博物馆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研讨。
【责任编辑:卢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