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社会管理学院社会实践队8月2日抵达江西省鹰潭市贵溪樟坪畲族乡正式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精心准备 提升质量
为确保推普活动顺利开展,社会管理学院社会实践队提前与当地乡政府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了前当地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普通话使用情况,明确此次活动的调研目标、调研方法和预期成果。在社会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和数理教研室的专业支持下,团队成员结合当地民情,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活动出发前,谭倩妮、李诗瑶两位指导教师对参与学生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准确、高效、安全地完成此次调研活动任务。


调研座谈 增进了解
社会实践团队抵达当天,便与贵溪樟坪畲族乡工作人员开展座谈会,进行深入地交流与沟通。通过座谈会,团队了解到江西省鹰潭市贵溪樟坪畲族乡成立于1963年,是江西省三个畲族乡之一,畲族常住人口200余人,居住地较分散,普通话在村中有一定的普及程度,发音不准、发音混淆与乡音浓厚等问题仍然存在,普通话整体普及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调研座谈结果,团队调整活动方案,增加更具针对性的普通话推广活动,包括普通话培训课程、文化交流活动等,旨在提高当地居民的语言能力,促进语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实地走访 推普助力
在当地乡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社会管理学院社会实践队实地走访当地产业基地,调研了解竹产业与农业发展现状。通过与当地畲族乡农户的交流,了解到当地竹材加工与生态农业的创新实践发展现状,对当地农户开展开展“普通话+”能力提升帮扶,积极探讨乡村振兴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促进“普通话+产业”发展。



据悉,此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是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专项活动。社会管理学院团总支共有两支队伍成功入选,社会实践团队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分别赴江西省鹰潭市贵溪樟坪畲族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浩罕乡开展推普调研活动,提升团总支志愿服务水平,鼓励学生把青春热血洒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用青春力量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与推普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