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简称,启动于2003年,主要建设项目有: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竞赛活动等。多年来,测绘系以专业建设为突破口,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发挥特色专业的引领作用,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精品课程
1、2006年,《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优质课程” 。
2010年,《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获教育部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授予“教指委级精品课程”。
2、2011年,《控制测量技术》课程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精品课程”。
3、2014年,《测绘数据处理》课程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精品课程”。
4、2014年,《地籍与房产测绘》课程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精品课程”。
5、2014年,《地籍与房产测绘》课程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精品课程”。
6、2014年,《数字测图技术》课程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省级精品课程”。

二、优秀教学团队
2010年,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省级教学团队称号”。
三、教学名师
1、2011年,陈传胜老师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2004年,陈洪冶老师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高职高专教学名师”。

3、2011年,明东权老师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四、特色专业
1、2004年,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江西省高校专科示范专业”。
2、2008年,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

五、教学成果奖
1、2014年陈传胜、彭志良等老师完成的《专业办企业增强服务能力,产教融合创新工程测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成果获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2012年获得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颁发的首届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六、大学生竞赛
1、2008年至2014年,获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技能竞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28项。

我系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部分获奖情况

我系学生在2013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
七、教、科研成果
测绘地理信息系教、科研成果丰硕。教师在各类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出版国家规划教材10余部。立项与完成的省级以上教改和科研课题12项。

公开出版的部分教材
八、技术服务
1、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切入点,以测绘生产项目为载体,走“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2011年至今依托自身人才优势,以学院立达公司为窗口,师生共组项目组,开展技术服务。以技术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利用本专业的品牌和资源优势,采用自主承接与合作承接生产项目的方式,参与基础测绘、工程测绘、建设规划、变形观测、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护、土地调查、地籍测绘等测绘工程项目的生产作业,尤其是为工程建设、城乡规划、土地规划与开发、土地整理与复垦、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护、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与农村宅基地发证等提供技术服务。承接完成了矿业权核查、第二轮土地调查、新农村建设、广东省龙川县林权勘界、三权确权登记发证等社会服务项目一百多项,产值超1000万元,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专家指导学生进行航空摄影测量

学生在赣县谢公坑矿区稀土矿普查顶岗实习

学生在南康二调项目中进行野外实训

学生在信丰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中进行野外实训

学院领导看望在信丰实习的学生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学院成立了中德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培训中心赣州培训基地。
九、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情况
测绘地理信息系现设有测量实训基地、综合测量实训场、测绘数据处理与数字化成图生产中心、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训中心、地籍与土地规划实训中心。拥有普通测量仪器室、数字化测量仪器室、仪器准备与检校室、普通测量实训室、控制测量实训室、精密测量实训室、数字化测量实训室、测绘数据处理与数字化成图生产中心、测绘数据处理与数字化成图实训室、全真模拟测量实训室、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实训中心、地籍与土地规划实训中心等12个实训室,目前仪器设备总价值近1000万元。校企合作建设教学性生产实训中心1个,该中心设置在学院立达总公司测绘项目部,基本设备由测绘项目部建设,仪器设备主要用于师生承接生产项目,实现产学紧密结合。另外,测绘地理信息系与江西省测绘局、江西省地矿测绘院、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等20多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就业“双基地”,具有良好的教学与科研条件。

国内一流的实习实训条件

国内一流的实习实训条件

先进的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