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纪检监察室
网站首页|组织机构|党纪国法|警钟长鸣|时事热点|廉政文化|学校首页
关于举行第十届“青春倡... 11-09
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廉政... 11-09
关于组织学习《〈中国共... 09-16
关于强调中秋节、教师节... 09-16
工作提示(赣应职院纪工... 11-23
更多>> 
请输入要搜索信息的内容!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文峰路9号

邮编:341000 

举报电话:

0797-8326179(纪委监督检查室)

0797-8327369(纪委综合办公室)

举报邮箱:

jdjc@jxyy.edu.cn(纪委监督检查室)

jwb@jxyy.edu.cn(纪委综合办公室)

 
廉政文化
布贩子买官
2015-01-20 00:00 佚名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国古代有一种特殊产业叫做卖官鬻爵,它与两千年专制制度相伴生,早在秦朝就萌芽了,到清代更像罂粟花一样开得妖艳夺目。描述这种生意的“段子”也不绝于史,让人笑掉大牙。谁说咱没有商品经济意识?谁说中国人缺乏幽默感?
  
  一、武则天有个男朋友叫张昌宗,张昌宗有个弟弟叫张昌仪,张昌仪利用哥哥的特殊影响力,干起了卖官的生意。有个姓薛的后备干部长期不能上岗,托人给张昌仪送上了50两黄金、一份简历,张昌仪让吏部尚书抓紧落实。
  
  吏部尚书收到的条子比较多,临上会却找不到那份简历。张昌仪生意很繁忙,只记得那人姓薛,把人家名字给忘了。好在他应变能力强,临时想出个补救措施:这不难,看到姓薛的就画圈吧!结果在这次得到妥善安置的干部中,姓薛的有60多人。
  
  如果卖家不像张昌仪那样讲“诚信”,买主只能自认倒霉。
  
  清代江苏松江县有个姓赵的布贩子,花钱捐了个六品通判,相当于主管财税工作的常务副市长,是个肥缺。上任之前皇上照例亲自谈话,亲切地夸奖他:卖布可是个赚钱的好职业,你能舍弃个人利益为国服务,值得肯定。老赵实话实说:在商言商,卖布收入确实不错,但做官赚钱更多,而且更容易。皇上一听非常生气:原来你是来做买卖的!回家卖布去吧!
  
  这老赵很有个性,当场跑到吏部讨个说法:“哪有这样做买卖的呀?东西不卖可以,但必须退钱!”吏部哪管这一套,赏他五十个嘴巴、一百大板了事。
  
  当然,也不是所有买主都像这两位那样阔绰,有人不得已搞起了股份制。
  
  清朝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谚。绍兴的蒋渊如羡慕不已,但苦于资金有限,就鼓动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集资买官。根据股份多寡,蒋渊如出任县令,其他人分别负责账房、税收、公安等重要工作。哥几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年利润高达20多万两。
  
  由于群众反映过于强烈,这几个家伙没通过干部考核,统统被开除公职。但是他们却一点不惭愧,喜滋滋地衣锦还乡了。
  
  相比之下,汉灵帝服务意识真是强,商业运作更人性化。为了吸引和方便客户,他让政府出资搞了个商业一条街,其中包括一个官帽子专卖店。官职挂牌出售,明码标价,买官就像点菜一样简单。灵帝还提前一千多年运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招投标,出价最高者胜出;实际成交价格随买家的财务状况上下浮动;如果客户心仪某个商品,一时钱不够不要紧,可以打个白条,分期付款。
  
  按照灵帝的干部政策,就连许多清官能吏也得交足了钱,才有机会升迁。崔烈在地方和中央多个岗位锻炼过,廉洁有能,政绩斐然,但总是平调。在商业一条街上转悠了小半年,老崔最终不得不痛下决心,东拉西借了500万钱,买了个司徒的高位。
  
  举行任命仪式那天,看到崔烈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灵帝后悔了,嘴里咕咕哝哝:“这位子至少值1000万呀,便宜这小子了!”秘书赶紧劝阻:“亏就亏点吧,成交了再变卦,以后帽子可就砸手里了。”灵帝一听有理,忍住了。
  
  崔烈上任后心里不大踏实,问儿子社会上有什么反应。儿子回答,群众都嘲笑官场铜臭气太重。据说,这就是“铜臭气”的由来。
  
  汉灵帝是史上最爱玩、玩得最出格的皇帝,买卖所得统统用于娱乐消费,江山都是人家的,谁也没话说。但是臣属卖官就相当于走私,而且收益多了比较惹眼,容易出事,这可咋办?
  
  湖广总督官文有办法:洗钱。
  
  在晚清,官文以工作能力差著称,如果秘书不在身边,他一件事也处理不了,但却是个商业奇才。调回京城前,他发现卖官所得多到没法运输,于是一口气在武昌开了9家当铺,这才放心上路。4年后官文病故,得到的谥号竟是“文恭”:水平高,作风正!
  
  千万不要以为有权有势才能卖官。任何产品只要有了广大的市场,很快就会形成产业链,所以只要肯动脑筋,商机无处不在。清朝卖官鬻爵集各代之大成,上上下下都参与到了这桩商业活动中,搞得热火朝天。翰林院本是清水衙门,都敏锐地发现了机会。
  
  大清有一条干部政策,各地进京跑官买官人士,必须先拿到中央六部出具的介绍信,证明此人安分守己,文化水平胜任行政工作。但是外地人人生地不熟,谁有本事把6个大章都盖全?这样就需要一个人脉广泛、能写会跑的社会中介,把两头的利益兼顾起来,最合适的当然是翰林。
  
  来自天下18省的翰林经过认真讨论,在六部周边租了房子,陆续筹建了18家中介公司,承揽为老乡写介绍信、跑部盖章业务。为了不影响本职工作,大家轮流值班。收费自然不低,一份盖完章的介绍信,价格比买个县令还贵,但生意好得不得了,垄断行业嘛。刨去成本,利润由翰林院和六部有关人员合理分成。因为是三赢局面,所以这项业务颇具可持续性。
  
  “清水衙门不清”,无非说明腐败的普遍性。而公然卖官鬻爵,则像一把尺子,标示着腐败的深度。
  
  二、对于一个正常社会来说,官位绝对不能进入市场。
  
  第一,买官卖官是各种官场腐败病的病根子。
  
  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此言不虚。中国各封建王朝,尽管在没有买官卖官的时期,腐败也不可避免,但总还时有时无、时重时轻。一旦开始买官卖官,腐败就变成了常态,并且愈演愈烈,很难治理。这是因为,正途官员即使腐败,也有个过程,而买官者一开始就动机不纯,是冲着赢利来的,你让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无异于让猫不吃腥,让蚊子不叮人。
  
  就说卖布的老赵吧,人家是花了本钱的,将本求利,多多益善,这就是生意。朝廷既然主动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就应该有承担后果的思想准备。人家老赵只不过说话直一点,皇上居然不高兴,只能说是自欺欺人。道光皇帝虽然也卖官,但心里很明白,不止一次对人说:我对那些花钱买来的官顶不放心。
  
  第二,以金钱做官员准入标准,好比用稻草支撑大厦。
  
  中国各封建王朝在争夺政权过程中,干部标准容易掌握,那就是谁会打仗谁上,否则就是找死。自隋代之后,历朝历代无不以科举取士。科举取士弊端也很明显,但好处是标准客观、唯一,总体上是分数说了算。
  
  买官卖官的要害在于,把相对科学公正的标准换了,让干部质量没了保障。无论阿猫阿狗,谁有钱谁上,德才兼备的人才遭到逆淘汰。干部素质低下加上无休止地鱼肉百姓,不但管理不好中国这样大的国家,还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对此,晚清思想家冯桂芬有生动描述:近年来流行买官卖官,吏治就变坏了。吏治一变坏,就经常出事。一出事就要花钱摆平,财政就吃紧。财政吃紧又得加大卖官力度,国家能不乱吗?
  
  第三,卖官鬻爵是最愚蠢的买卖。
  
  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秦始皇,清朝第一个卖官的康熙,都是为了筹集粮草扩军打仗,属于临时性财政措施。当卖官鬻爵变成财政收入的稳定来源,这个政权就进入倒计时了。
  
  汉灵帝的企业做得那样红火,很快就迎来了黄巾起义和东汉的灭亡。据诸葛亮回忆,后来刘备一想起这事就“叹息痛恨”。晚清嘉道之后,卖官鬻爵越来越凶,结果大清直线向悬崖下栽,老百姓在边上冷漠围观,就是不伸手。
  
  朝廷一边收着银子满足私欲,一边制造着无德无能如狼似虎的官僚队伍,一直为这桩烂生意买单的却是无辜百姓,怎么会长久呢?所以,卖官鬻爵得到的是蝇头小利,失去的是最贵重的人心;得到的是几片安慰剂,失去的是整个政权的合法性——还有比这更亏的买卖吗?
  
  值得注意的是,两千年来,老百姓对腐败现象无不切齿痛恨,为什么唯独对最严重的买官卖官腐败,无论在史书上还是故事里,都是笑着来谈论呢?
  
  这是带泪的笑。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竟然变成了黑色幽默,除了表明现实是何等的荒诞,更昭示着人们对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自古以来便充满了渴求和期待。如今,我们党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史所未见的力度,为终结腐败、开创历史而奋斗,就是对人民夙愿的清晰回应。
关闭窗口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2016   赣ICP备06002344号   学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开发区文峰路9号
联系电话:0797-8327999 传 真:0797-8327999   招生就业处:0797-8326546 0797-8326576  邮政编码:341000